首页 > AG新闻中心 > 酒店行业动态

AG真人国际官方网站|老百姓的汽车生活(下)

发布时间:2025-10-15 17:56:13    次浏览

上期我们通过汽车的动力总成来解释我们该如何选择一款更合适自己的车。那今天,我们就将从汽车的空间和配置来看一下,在我们日常使用中,什么样的汽车更符合咱们老百姓的用车需求。一. 轴距越长越好吗?在说这个之前,我们还是回到上期开篇的话题。中国的汽车消费已经连续超过十年稳定在每年10%以上的增长。首先是咱们老百姓钱包里有钱了,自然我们就想要改变生活,衣食住行中的“行”,在30年前是一辆自行车,而到今天,汽车已经代替了自行车成为生活中重要的代步工具。但这中间又引申出另外一种思考,我们的家庭用车,究竟怎么用,需要哪些条件来满足我们的日常使用,这也就是我们在选车和买车过程中,很重要也是很纠结的一个问题。那怎样选择一台适合自己的车。这对很多人来说,“空间”是满足基本需求的一项很重要的指标。正因为拥有更大的装载能力就代表着更多的适应性,一辆车可以坐更多人,装更多的货物,自然它的实用性也就更强。从这一点上来说,我完全同意。但这里也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如何在空间和驾驶性上做一个权衡。 中国的轿车市场从2005年奥迪的A6L的上市,便开始了一段长达十年的“加长版”之路。十年里,越来越多的豪华车品牌纷纷给中国市场提供了一款量身定做的车型,即所谓“叉叉叉.L”。从这一点来看奥迪品牌的前瞻性和对中国消费者的了解,可谓是走在了全世界车企的前列。在奥迪推出A6L之后的这十年,我们随便数数现在在中国市场上的加长款车型,几乎已经遍布了所有汽车品牌。更加重要的是,在中国市场上的中级车轴距,至此就被定义在了2700mm之上(奥迪A6L轴距2850mm)。但这还只是一部分,因为2700mm的车型大多是豪华品牌的为中国打造的同款的加长版。但占据国内汽车销量榜前列的是很多合资品牌的中型车,而他们推出的往往是轴距更长的车型,例如大众帕萨特和福特蒙迪欧以及有一堆轴距超过2800mm的中级车。并且,很多的消费者在选择一款中级轿车的时候,轴距和空间真的成了他们首要的考量标准。当然,大空间的乘坐舒适性毋庸置疑,但另一方面,加长版车型在满足乘坐空间上的舒适的同时,也牺牲一部分的驾驶性能。或许你并不一定感觉得到,我想说的是,你没有感觉到并不代表它不存在,其次,你感觉不到的原因也是有了ESP(车身稳定控制系统)在现如今的广泛应用。换言之,如果你关了ESP,同时让车在一定的速度下进入弯道,那你肯定就可以感受到车身的侧倾,甚至干脆直接发生漂移(这可不像电影里那么帅)。道理很简单,轴距和车身的加长,势必也会加大车辆的转弯半径。这一点从很多加长版车型在绕桩测试中的表现已经可以明显的感觉到,滞后的转向在这种极限状态下已经让车头的指向变得有些难以琢磨,而滞后的反应则打乱了原本应有的连贯,很难让你寻到规律。而加长的轴距令车尾极为活跃,后轮会像是脱离了车头所画出的轨道,在走一条自己的路,这也加剧了操控难度。换言之,如果不是ESP牵制这4个车轮的话,在这种情况下,就将极有可能发生车辆侧滑,甚至翻车。不仅如此,长轴版车型对于车辆悬挂的要求也会呈几何倍的增高,因为加长的轴距使得前后轮的距离也随之加大了,而车辆的的悬挂系统在此时也将承载更大的压力。所以,你并不能小看,甚至你更加需要重视长轴车型对于驾驶操作的影响。 那怎么来选一款合适自己的中级车呢?很简单,如果说你是一个追求极致驾驶感受的车主,那我肯定不会建议你选择一款轴距过长的车型。因为轴距过长势必将影响激烈的过弯节奏和你对加速度的要求。但反过来,如果你对驾驶性能没有过多的要求,或者在大部分时候车后排都有乘客的话,那我会建议你,不要把车开的太过激进,过弯的节奏的要尽量的舒缓,如此一来,一辆加长轴距或者干脆就是长轴版的车型,就可以满足你的日常驾驶和对于乘坐舒适性的要求。二. 科技感越强越好吗?说完了动力、驾驶感受和空间,最后我们把文章篇幅留给了科技。今天的汽车在科技性上的应用已经和以前大相近庭,科技的突飞猛进给予汽车在安全、舒适和娱乐性上以很大的提升。而对于车主和同车乘客来讲,最直观的感受便来自于车内配置和使用性上的日新月异。今天,哪怕我们坐进一台A级车,我们都会看到中控上的液晶显示屏,而原本在中控下方的手刹杆,也被电子驻车所替代。而在B级乃至更高的豪华车的配置表里,例如抬头显示、自动泊车,以及人机互动,甚至是自动驾驶都已经越来越多的呈现在我们普通消费者面前。但我想说的是,这么多的高科技功能和车里那些让那个人眼花缭乱的控制按钮,真的像汽车厂家所宣传的那样具有那么强的实用性和可靠性吗?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就要从最基本的科技应用说起。前面提到的中控液晶屏,其实已经不是什么高科技配置,如今随便一台A级小型车,都会用一块液晶屏来代替原先那一堆可怜的中控按钮。而此时,很多国内合资B级车,为了凸显其品牌价值,就开始在这块液晶屏上动起了脑筋。随之触摸式液晶屏,或者干脆就是触摸式的中控按键,开始出现在很多B级车的配置里面。 首先高科技感的中控台,确实让车主在坐进车内的瞬间会有一种高大上的感觉,但同时,问题也就此产生了。触摸式的液晶屏和中控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真的如看起来那么舒服吗?事实上或许并不是那样。首先触摸式的控制按钮没有了原先物理按键的触感和按键的力度反馈,很多时候会让车主在按下按键的时候,无法确定是否按到,所以又只能再侧头看一下按键所控制的区域,虽然这或许只需要一秒钟,但这也使得原本简单的一个动作变的有些复杂。可能你会说,这没什么。但是,触摸式按键无法做出相应的控制,这应该不是我第一个碰到的吧。这里我就自然的想到以高科技内饰著称的福特新蒙迪欧。这款车的高配版本,用了一大块液晶屏和一整块的触摸按键来代替原先的物理按钮。在我试驾的蒙迪欧2.4L高配车型上,这样的科技感给了我很强的好奇心,但很多次我却无法确定我是不是按到按键了。当然,做这些操作的时候我都在开车,相反,在车辆处于禁止状态的时候我的操作变的顺畅了很多。但这套完全依靠电脑控制的液晶屏,在按键反馈的时间上,却相对物理按键来的滞后,或者至少对我来说,物理按键和旋钮更加适应我的驾驶习惯。物理按键的反馈力度在我看来甚至是一种享受。当然,这样说并不是绝对的否定触摸式中控液晶屏。高科技感的视觉感受能够给车主和乘客带来极强的感官体验,尤其在夜间驾驶这台福特蒙迪欧的时候,车内所营造的氛围给了我一种置身于某个高科技物体座舱内的错觉。但重点当然还是使用感受,无论对于福特蒙迪欧,或者别的什么车型。我想说,对于消费者,在体验科技感给人带来的感官享受的同时,也应该考虑其实用性的问题。如果说一块液晶屏和一些触摸按键,对于今天的汽车科技来说只能是小儿科的话。那下面一系列科技产品在汽车上的应用,就显的更加的高大上。但问题还是那样,科技性永远走在实用性之前,那对于消费者来说,如何选择就一个权衡利弊的过程。 倒车入库和侧方移位,这两项在我们学车的时候就是最让人头疼的项目。而对于汽车厂家来说,能够尽可能的解决车主在驾驶时候所遇到的问题,那自然就能赢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所以车辆自动泊车,似乎听来就能解决我们在停车时候遇到的最大难题。你一定看过很多厂家对于自动泊车的宣传,甚至是电视广告里的视频演示。车主只需要把车停到一个固定位置,然后按下一个按键,剩下的事情就可以交给汽车自己来完成。但问题是真的有几个人尝试过这款听来很美的功能呢?或者很多人想用,但问题是,你用了吗?就算答案是你真的会那样做,但你的车又是不是真的能帮你完成一次复杂的停车动作呢?拿我来说,最早体验到这项功能的是大众的全新途安。相对较宽的车身,配合上自动泊车,可以说是给车主带来了很大的驾驶便利。而在我试驾车款车的时候,我也找了一个没什么行人和非机动车的地方,第一次尝试了这个东西。但结果我只能说失望。搭配在这款全新途安上的自动泊车功能,在我自认为有50%信心能够完成泊车的地方,它的泊车指示灯并没有亮起,而它在我认为我有100%的信心完成倒车动作的地方,它真的替我完成了这一次侧方移位。但结果是,它用了比我自己停车多出2倍的时间。其实自动泊车的原理很简单,就是依靠车上遍布的雷达探头测量车身与周围物体之间的距离和角度,然后通过车载电脑计算出操作流程,此时汽车会自动控制和调整方向盘的转动,而驾驶者只需要控制车速即可。但电脑是死的。电脑只会在设定好的区间范围内开始自动泊车,而且往往这个区间要大于我们一般在路上可以停车的位置。换句话讲,如果要自动泊车启动,那你必须给它留足足够的停车空间,而这样的停车空间,往往对我们来说已经不是什么难事。那请问,这个时候,你还需要这个这个功能吗?如果说自动泊车是在车辆低速的情况下运行的,那另一项以安全为述求的高科技配置,就显得更加的高大上。而它就是自动刹车功能。 据我所知,现阶段配置自动刹车的汽车品牌还主要以豪华车居多。这一点在目前来讲至少我会觉得是好事,因为如果这项功能真的被全面普及应用的话,可能又会出现应用中的各种问题,但自动刹车可不同于一般的科技应用,因为它会关系到车辆的行驶安全。从现在已经采用这项技术的汽车品牌和相关车型来看,沃尔沃的XC60,作为以安全为代表的北欧汽车品牌,沃尔沃自然是想以更多的安全配置来为车主提供一个更加可靠的驾驶环境,加上针对家庭用车的SUV,安全就显得更加重要。但如果仅针对沃尔沃的自动刹车来讲,其品牌宣传里所提到的,当车辆前方出现障碍物,并且车速在以每小时30公里以内,如果此时驾驶者没有采取刹车动作,那车辆将会采取自动刹车,以保障驾驶者在应急情况下的人生和财产安全。这看起来是一个美轮美奂的科技应用。开车最怕的是什么?一马平川的路谁都会开,怕就怕各种突然状况频发的路段,往往当我们还来不及反应,或者像一些女性车主,在发生突然状况下采取了错误操作,最后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那如果此时车辆可以代替我们完成应急的刹车动作,那确实将会避免很多交通事故的发生。为此,在我试驾这款沃尔沃XC60,并且在下班高峰时间行驶在城市拥堵路段的时候,我特地常识了此项功能。我还清楚记得,当时前方有一台车正在等候红灯,我在具体它20米左右的时候,将车速降到了每小时20公里以下,并且松掉油门,让汽车以惯性速度靠近前方的这辆车。但最后在视觉上,当我的车头距离前车不到2米的距离,这辆车的自动刹车功能还没有启动,而我为了防止事故的发生,果断的踩下了刹车。在日常行驶过程中,我想谁也不会去冒然的做这样的尝试。自动刹车也不是一项娱乐性的功能,但作为媒体,我有必要对这项技术做一番研究。为此我查询了其他媒体的测试视频,在一家媒体用拉杆箱和一辆车以及一个假人做障碍物,对这项技术进行测试时候,我发现他们最终的成功率也只是在50%左右。那我就明白,为什么在我上一次的测试中,自动刹车并没有立刻启动。换句话讲,这辆XC60在50%的情况下启动了这项功能,也就是说,另外50%的测试中,车辆撞上了前方的障碍物。这样说,我并不是想说明XC60的自动刹车功能是在忽悠消费者,这项技术的应用确实可以在很多时候,避免事故的发生。但媒体对这项技术的研究却也是必不可少,因为我们日常驾驶过程中,不会有50%对50%的机会,每次的突然状况的发生对于车主来说就是100%。所以说,可靠性是我们所考虑的唯一标准。在今天,汽车已经越来越普遍的进入寻常百姓的生活,也在我们中间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所以谈了这么多,我们并不想告诉你什么是好的,我只想把所有汽车行业内真实的状态,以及汽车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最真切的变化,呈现在你的面前。相信作为消费者,你会更加客观的看待这些问题。只需要扫描二维码,关注全景天窗,你就会一直收到新鲜的文章了。